早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,一大批知識青年把“北大荒”開墾成“北大倉”,成為永不磨滅的紅色記憶。如今,在中國鐵建重慶投資集團軌道交通15號線二期總承包部16標14局項目部,又上演一場巴渝快軌建設中的“北大荒”的故事。
目前,小雪時令的重慶尚未入冬,項目部院內(nèi)的小菜園依然風景怡人,剛剛下架的南瓜、茄子、地瓜還沒有吃完,淺綠色的菠菜、深綠色的冬寒菜、淺黃色的香菜、墨綠色的香蔥和淺黃色的水蘿卜又排上用場。員工們品嘗著張鳳玲、王坤蘭、舒艾莉勤雜工和廚師葛仁禮辛勤勞動的果實打心眼里感動。項目部書記何偉提起建家建線初期的設想成為現(xiàn)實有說不出的高興。
“項目部墻外的棄土場已經(jīng)風化很久,目前可以翻耕種植蔬菜了。”項目部經(jīng)理曹元均在檢查內(nèi)部防疫、衛(wèi)生綜合檢查時的話,后勤人員記在心里,落實在行動上。項目部勤雜工張鳳玲、王坤蘭和小車司機龔世民,他們把一點點短暫的時間串聯(lián)起來,有點空閑就扛起鐵鎬一溜煙似地跑到棄土場,深一鎬淺一鎬地翻耕,把一塊塊大小不一的石頭檢出去,雙手磨出老繭不叫苦叫累,利用11天的時間段刨出嶄新的近3分地塊,辦公室通過咨詢當?shù)乩相l(xiāng)此時適合種植的菜種子,已在郵路上,項目部的“北大荒”演繹筑路人一段熱愛生活的故事。
項目部勤雜工張鳳玲(中)、王坤蘭和小車司機龔世民在棄土場刨地
為您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