聆聽老高的故事
提起高春基,大家都熟悉,他快50歲了,是個老勞模,中等身材,眉毛又濃又黑,瘦瘦黑黑的臉,筆直的腰板顯得精力十足,一雙大眼睛閃爍著純樸的光芒。
他宿舍所有東西總是擺放的井井有序,尤其是他的被子疊的有棱有角像豆腐塊,這是他長期集體生活的習慣。
人們親切地稱他老高,提起了生活變化,老高打開了話匣子。
“我上班已經快30年了,30年彈指一揮間。我一直從事鐵道線路施工,剛上班時一直在蘭州鐵路沿線施工,條件很艱苦,烏鞘嶺、狼抱水、獨峰頂、大壩等等……聽這火車站名就感覺不是什么好地方,我們每天上班要扛‘三大件’洋鎬、撬棍和叉子,帳篷就住了17年,冬天都生火爐子。”。
“現在我們住的像公寓,冬天有暖氣,南方的項目都裝空調了。項目部有會議室、活動室、圖書室,職工伙房標準也比較高,在外施工項目部都有家的感覺。”。
“今天我們的工作條件也發(fā)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,剛上班時鐵道線路全靠人工施工,尤其是我們線路工最苦,打道釘、砸洋鎬,既有線抽換枕木……,線路上的活基本都是人工在干,記得每次既有線封閉改造,人工拆除,人工鋪設,人工撥道,人工搗固……,線路開通后都是減速慢行,人工維修,逐級提速。”。
“現在施工都是機械化了,鋪軌有鋪軌機,撥道有撥道機,線路整修大機過后水平、方向都好了,尤其是老大難的既有線改造現在機械化程度也比較高,質量也比原來好,每次線路開通前大機三搗兩穩(wěn)就提速了。”。
“我們這一代人見證了我國鐵路的發(fā)展,我國高鐵是全世界運營最長的,高鐵也是我國的一張名片,作為鐵建人,每次坐著火車經過自己參建的鐵路尤為自豪。”。
談到企業(yè)發(fā)展老高富有激情的說:“我們家兩代人見證了公司的發(fā)展,40年來公司年產值由幾千萬到幾十個億,最近公司又參建匈塞鐵路貝爾格萊德至舊帕佐瓦段土建工程項目,我們已經走出了國門,祝愿祖國欣欣向榮,也祝我們公司越來越好。”。
多么樸實的語言,觸地有聲。(君子藍)
為您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