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小時候的記憶里,母親總是一天到晚不停地勞作,不論是在田地里,或是在家里,總能見到她忙碌的身影,當然,最記憶尤深仍然是時時刻刻對我的“嘮叨”。
大學時,我到省會西安讀書,雖然離家不遠,但是也只能等到過節(jié)、寒暑假才能回家。每次回家時,母親也總會提前做上一桌美味佳肴,“多吃點,在學??隙ǔ圆坏竭@么多好吃的”“想吃啥水果,待會兒吃完飯我去超市給你買去”“明天讓你爸再去買點羊肉回來,咱們吃燉羊肉...”。
離家時,母親也必定對我囑咐再三,“在學校好好照顧自己”“回去要好好聽課...”,仿佛對我總是有說不完的話。我嫌母親“嘮叨”,每次沒等她說完,就飛快上了車。而母親則會站在原地,目送我遠去。
畢業(yè)后,因為工作的原因,開始遠離家鄉(xiāng)四處奔波,回家的次數(shù)越來越少,陪伴家人的時間也越來越少,更多的是對著電話寒暄幾句。
不管走到哪,我都會給母親報平安,母親也會經(jīng)常給我打電話。當然,一直生活在家鄉(xiāng)小村莊的母親,不會講大道理,更多的只是關(guān)心著我的生活,關(guān)心著我的身體。“工作忙不忙?今天加班了沒?”“衣服夠不夠穿?”“天氣干,多喝點水”簡單的叮嚀,我能感受到的是電話那端母親對我深深的掛念,而不再是“嘮叨”。
如今,雖然都已經(jīng)長大,母親卻仍忘不了從她那嘴角拋出習慣性地嘮叨,這樣的嘮叨或許是多余的,可能沒有人會喜歡它,但它卻在母親的口中得到了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,把凝聚著自己的寄托、希望和關(guān)愛賦予我們,但它也蘊藏著一個深厚的母愛。
是啊﹗做母親不易,而做一個稱職的母親更不易,嘮叨興許是母親的一種天職、是母親對于子女們的逆耳忠言,是母親賦予子女們的特別母愛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母親是這世上最有資格嘮叨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