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不見的河流
周玉明
新疆是一個文化底蘊非常深厚的地方,這里歷史文化源遠流長,現代文化繽紛異彩。特別是存世2000多年的坎兒井,是我們看不見的河流,頗具神奇色彩,讓你興奮,讓你迷戀。
“坎兒”,維語意為“地下”,《史記》中又稱“井渠”。新疆坎兒井主要分布在吐魯番、鄯善、庫車、阜康等地??矁壕蠖嗍怯傻叵掳等?、豎井、出口澇壩、引水渠等工程組成,是我國最長的地下無動力自流灌溉系統(tǒng),與當地群眾的生產、生活密切相聯,息息相通。新疆坎兒井與萬里長城、京杭大運河并稱中國古代三大工程。然而,近年由于過度開采地下水,導致坎兒井逐漸干涸,不少已經廢棄。據調查統(tǒng)計,如今有水流的坎兒井已銳減到195條,拯救和保護坎兒井已是我們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。
其實,人們通常說它為“井”,這實在有點委屈了它,也容易讓很多人產生誤解。在許多地方,你是看不到坎兒井的正面形象的,充其量也只能看到它的背影──那些散落在戈壁灘上的環(huán)形土堆,坐落有致,就像項鏈上串起的粒粒珍珠。當然,如果你是個有心人,即便站在坎兒井邊上,也定能感受到它的神韻──盡管它永遠在我們腳下縱橫交錯的隱藏著,淺則幾十米,深則數百米,但那流水,都是千年雪山涌下的乳汁,經年在這看不見的河道里流淌著,一如脈管在我們的肌膚里輸送血液,滋養(yǎng)著或遠或近的每一個村莊和片片田園。清代詩人蕭雄在《西疆雜述》中有這樣的詩句:“道出行回火焰山,高昌城郭勝連環(huán)。疏泉穴地分澆灌,禾黍盈盈萬傾間。”四句詩,28個字,就生動地道出了坎兒井這項水利工程的最大特點,為“西域”各族人民帶來了不盡的幸福安康。
從坎兒井口往下看,坎兒井是幽深、神秘的,像深山里的一條小徑,又像一只深邃的眼睛探出的目光,久久地仰望著天空。這時,你很容易就會生出種種猜測和感嘆來,敬佩建造坎兒井的先人們的偉大創(chuàng)舉也油然而生。回過頭來,你若再看看遠處的風景,就會發(fā)現那一片片的葡萄園,接天連地,在風的吹拂下,碧波涌動,甚是清新迷人;近處,那高高矗立著的小白楊,英姿颯爽,排列有序,枝繁葉茂的遮住了屋宇,遮住了道路,洋溢著勃勃生機,呈現出祥和與美好。
當然,要想真正看清坎兒井的真實面目,只從井口瞧瞧是遠遠不夠的,你還得走進坎兒井下面的甬道。甬道大多鋪上了方磚,有的還在壁墻上牽拉了五顏六色的日光燈,便于游人通行。剛進甬道入口,陣陣涼風就會撲面而來,與外面高達40℃的地面氣溫形成鮮明對比??矁壕蠖?米多高,頂部為拱形,流水深有尺許,清清的,一塵不染。捧水入口,甘甜涼爽,如品冰鎮(zhèn)。這水經年流淌著,沒有波濤,也沒有咆嘯,從容不迫,順道而行,靜靜地,一直流到它要去的地方,尋找自己最幸福的歸宿。偶爾,有陽光從井口落下來,像灑在地上的碎銀,在水流上閃閃發(fā)光,一蕩一漾的,給昏暗的渠道留下一道又一道光明景致。只是,如果你尋著光景望去,是見不到水渠源頭的,亦不見盡頭。
朋友,說了這么多,你一定在不知不覺間感受到坎兒井的神奇與美麗了吧?
的確,坎兒井──這經年看不見的河流,是祖國的瑰麗魂寶,是新疆人們心中最美的綠洲之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