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和我的祖國,一刻都不能分割,無論我走到哪里,都流出一首贊歌……”近些時日,全國各地、各系統(tǒng)齊聲唱響《我和我的祖國》,一時間,這首歌風靡全國;國慶前夕,講述新中國成立以來多個歷史性瞬間的電影《我和我的祖國》也將在中國大陸各大影院上映;大街上,道路兩旁一面面鮮紅的五星紅旗和慶祝國慶70周年的標語,提醒著我們:祖國母親的生日馬上要到了,新中國成立70周年了。
70年春華秋實,70年滄桑巨變。70年來,尤其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,偉大祖國時刻都在發(fā)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,我的出行之路就見證著這些變化。
時間追溯到2004年。那年夏天我小學畢業(yè),即將進入初中,因為畢業(yè)成績還算可以,暑假我得到了一次遠行的機會——去太原的小姑家繼續(xù)“學習”。那時候還小,又是第一次出遠門,家人不放心,就安排小叔送我到目的地。到了火車站,趕火車的人很多,大家你擠我扛的,爭著搶著上車,小叔既要拿東西,還要帶著我,那晚,我們沒能擠上火車,只能改簽,悻悻而歸。第二天,我們早早地來到了火車站,為了能順利上車,小叔改變了策略,待火車停穩(wěn)后,直接舉著我把我從車窗那先塞了進去,然后迅速背著行李往車門那擠,磕磕絆絆,慶幸的是,他也上了車。那是我第一次坐火車,綠皮的,窗戶能打開,座位是六人對坐,兩邊各三人,過道上、座椅下面,有座的無座的,車廂里塞滿了人,嘰嘰喳喳的,過道上方有搖頭的小風扇,搖頭晃腦地吹著剛擠上車的、滿頭大汗地趕路人;要進隧道了,從車頭方向會傳來“嗚……”的笛鳴聲,這時我就會想象著車頭頂部冒著黑煙;到了岔道口,可以明顯感覺車廂的哐哐當當。路程不算長,車走了一夜,近10個小時,一路很累,但一路無眠。那趟車車次是1552,現(xiàn)在還有,但線路已經調整,十多年了,我仍記憶猶新。
時間到了2010年。那年我高中畢業(yè),報考志愿選了沈陽的大學。9月,又要開始一次遠行,這次是我只身一人前往沈陽。2號那天,我爸送我到鄭州火車站,人依舊很多,不同的是,這些人多數(shù)是學生,返?;驁蟮?。上車時,擠是擠了點,但還算順利。那趟火車已經有空調,車窗也打不開了,過道上還排著沒買到座的人,車廂里安靜了很多,時不時還是哐哐當當。那趟車車次是K716,前面加了個K,從鄭州到沈陽,我坐了近24個小時。
轉折的2014年。這年我大學畢業(yè),坐了4年的K字頭火車,這次畢業(yè)回家我選擇了沈陽到北京的D字頭,北京到鄭州的G字頭。上車時,人并不算少,但是擁擠的綠皮車廂不在了,過道上并沒有站著的乘客,大家都在自己的座位上,或看書,或閉目養(yǎng)神;車廂的哐當聲沒了,高鐵的平穩(wěn)運行,幾乎讓你感覺不到它的飛速前進。這次,從沈陽到鄭州,不到9個小時,直達的高鐵開通后僅需7個多小時,時間縮短到了原來的三分之一。
十年,從懵懂孩童到風華正茂,和鐵路的關系越來越密切;十年,從綠皮車到K字頭,再到D字頭、G字頭,車速也越來越快。而今,我有幸投身到高鐵建設,成為一名鐵建人,有幸在2016年6月28日見證中國“最美高鐵”合福高鐵的建成通車,為祖國送上了“一首贊歌”。
十年出行路是中國鐵路飛速發(fā)展的見證,十年出行路更是祖國騰飛富強的見證,作為一名鐵建人,我為中國鐵路自豪,我為我的祖國驕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