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1伊人国产在线观看,日本肉肉口番工全彩动漫,国产,日韩,欧美综合在线,皇上捏住宫女的3P双乳,人妻AV中文系列,浪荡女天天不停挨CAO日常视频

魯興勇
本站通訊員:魯興勇
中鐵十五局二公司

難忘天山歲月

—— ——魯興勇散文選登(1)


 
         要不是天賜機緣讓我當上了鐵道兵,我怎么能與美麗圣潔的天山雪蓮相伴五年呢!
        1978年12月16日一大早,在歡快的鑼鼓聲中全村的父老鄉(xiāng)親們圍了過來,有的給我戴大紅花、有的往家門上貼對聯(lián),記得對聯(lián)是位在部隊當過文書回鄉(xiāng)教師寫的。
       上聯(lián):興旺國家蒸蒸日上
       下聯(lián):勇敢戰(zhàn)士步步向前 
       因把我的名字隱藏在上下聯(lián)的開頭,所以至今記憶猶新。雖說當時穿的是沒有帽微領章的新軍裝,那興奮激動的心情還是難以言表的。全縣三百多名新兵分乘十幾輛軍用卡車浩浩蕩蕩,很快就到了咸寧再改坐火車到省城武漢江岸站,連夜又換乘了鐵皮滿灌火車,這是我第一次坐上只從書本上見到過的蒸汽機火車,車頭冒著濃濃的黑煙、發(fā)出咣哐咣哐的響聲,載著我們朝著大西北方向奔馳而去。車過西安后,一停車就能見到不少喊著解放軍叔叔要饃吃的小弟妹們,看著那又黑又瘦的小手,接過饃后狼吞虎咽的樣子,心里真有說不出的滋味。
       當時正值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之際,也正是國家百廢待興之時,可以說我們是聞聽著改革開放的號角聲與對越自衛(wèi)還擊戰(zhàn)的槍炮聲走進軍營的。1978年12月25日半夜時分,列車終于到達了天山深處的巴倫臺,下火車步行了好一會才到了真正的營區(qū)。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鮮與神密,只見兩邊是高山,山腳下是條剛筑好的鐵路路基,稍寬敞處建有新兵營區(qū),一排排整齊有序的綠色軍用帳篷,就是我們的家。
        到第二天,從新訓班長那里得知,我們駐扎的地方叫阿拉溝,離天山深處的巴倫臺鎮(zhèn)不遠了。兩邊的山上幾乎沒有什么植被,山溝中只有一條沙土公路和新修的鐵路基,還有一條季節(jié)性的河床,能見到的綠色就是軍用帳篷和穿著綠軍裝的新戰(zhàn)友們。每天只有在嘹亮的軍號聲、整齊的軍歌聲、訓練中高喊的一二三四步調(diào)聲在山谷中回蕩時,才顯得特別威武雄壯,也最為讓人興奮,此刻也才不會想家。鐵道兵的新訓也是很辛苦的,為了讓新兵早點了解鐵道兵的性質(zhì)與適應吃苦耐勞精神,除了正常的軍事訓練外,還增加了人工砸道碴、挖基坑、抬枕木等的施工訓練項目。每人每天要完成一立方的手工砸道碴任務,開始不得要領,大都完不成,手上還打起了許多血泡,到了晚上只覺腰酸臂痛,睡下去翻身也感困難,聽到起床號,真是不想起,但那是部隊不是家,碰著兇猛的新訓班長真會用腰帶打人的。
        三個月的新兵訓練生活很快就結(jié)束了,我很幸運被分配到了鐵道兵第六師后勤部倉庫,也就是89206部隊大河沿師倉庫裝卸連,在吐魯番火車站附近,雖說也是干體力活,但比起全天候在野外作業(yè)的施工連要好得多。生活也比新兵連和施工連要好許多,可能是在師后勤部的倉庫里作事,有“近水樓臺先得月”的優(yōu)勢,各種軍用罐頭,都是在這里第一次吃到。但好景不長,一場火災改變了這一切。
     記得是下老連隊不久的1979年4月10日下午5點左右,我們接到了緊急集合的命令,每班只留兩人看家,其余士兵火速趕到鐵五師倉庫滅火。大約兩小時后,又響起了更為緊急的集合哨聲,當時我與毛常群副班長是在班留守,這次是留守人員全部出動,要求快速趕到自己每天上班的鐵六師倉庫滅火。因六師倉庫地處五師倉庫的下風口,那一天風也特別大,人根本就無法站著迎面走路,我是新兵又不了解倉庫周邊情況,只好拉著毛副班長的衣服跟著爬行。很快天黑了,只見周圍一片火海,把整個天空燒得通紅,燃燒著的輪胎、枕木如同火球火棒一般被狂風吹上半天亂飛,我沒見過這陣式,只好跟著毛班長,他干什么我當幫手,風大火猛,消防栓那點水根本不起作用,一整排庫房一會就成了一條火龍。只聽毛班長說“趕快拿鐵皮封死庫房窗戶,這是倉庫主任的命令。”后來才得知,由于及時采取了這個辦法,才保住了位處下風口的油庫、炸藥庫,才保住了我們自己的生命和整個大河沿百姓的安全,為此六師倉庫主任榮立了二等功。
        在這場滅火保庫戰(zhàn)斗中我榮立了三等功,還入了團。這個三等功應該說是毛班長讓給我的,連部報的就是他,他沒要并向連排領導推薦了我。他是1976年從河南三門峽市入伍的,年年立功受獎,是連隊榮立三等功和榮獲“學雷鋒標兵”等稱號最多的人。我被推薦在師后勤部慶功會上作了典型發(fā)言,我重點講述了在毛班長的帶領下,是如何不怕犧牲地去救火的,其實當時也就根本不知道害怕,也分不清東南西北,只知緊跟著毛班長才有安全感。
        這場火災過后沒多久,我們裝卸連調(diào)回了89330部隊,也就是鐵六師三十團十二連,來到和靜縣城,擔負和靜火車站和一條軍用物資專用線的修建任務。從1979年5月到1980年底,這是我當兵期間最艱苦的階段,在施工班里什么樣的苦活累活都干過。那時除了鐵路路基是用推土機、鏟運機外,其它施工工序全部是靠人工作業(yè)完成,四五米深的基坑人工挖,土方都是一鍬一鍬的往上甩,一次甩不到位,就分幾次搗騰,混凝土也是人工拌合,為了趕進度幾乎每天都要加班加點。在這一年里我真是換了一層皮,手上布滿了厚厚的老繭,還因為血泡磨破后造成感染,手掌腫脹得象發(fā)饃,送到巴倫臺團衛(wèi)生隊住了二十多天院。到1980年底,和靜火車站也基本修建完成,部隊也接到精編的命令,我們一百七十多人的連隊,只留下四十來人。記得當時的指導員叫郭展,他到班排查房時,看到我一人在班里看書,就問過我是準備退伍還是留下,我站起來笑著回答說“在家靠父母,出外靠領導,指導員你給我作主吧!”后來才知真是郭指導員作主把我留下來了。
        很快我們又被合并到二十七團,番號改為89322部隊五連,駐扎在庫爾勒市火車北站的道碴場,雖說是半機械化作業(yè),因我們是施工連,仍然是脫離不了繁重的體力勞動,每天干著打眼放炮、裝運石料的體力活。1981年初,我們連里調(diào)來了個新連長叫張華清,是從團司令部當參謀下來的,他很有文化愛學習,講話幽默有趣。有一次我到連部找文書辦事,看到他正在研讀一本很舊的《資治通鑒》,桌上還放有一張墨跡未干的毛筆書法,字寫得很蒼勁流暢,這是我在當兵期間看到為數(shù)不多的在繁忙中仍然酷愛學習的連隊首長。
        1981年8月,因父親病故,我回家探親,從家里帶回了幾本父親留下的老醫(yī)書,空閑時候就拿出來研讀,只是想退伍回家也多一門謀生的技能。記得是個周未,張連長到各班查房,我真不知他是什么時候走到我身后的,只聽他說了句:“你能看懂這書嗎?”我趕緊站起來說了句:“連長好!”他拿起我看的書,用手指著一個字問我這是什么意思,聽完了我的回答后,張連長沒說什么就走了。
        第二天連隊點名,張連長宣布安排我到碴場工地站崗(看夜),這可以說是施工連隊里最輕松、又清靜、又有空閑的工作了,我知道這是張連長在特意照顧我,為我自學提供方便。也正是有了這近兩年的認真系統(tǒng)的自學,我讀完了從家里帶來的《傷寒論》《金匱要略》《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》等古代醫(yī)書,還自修完了衛(wèi)生部《健康報》舉辦的中醫(yī)函授大學課程,利用業(yè)余時間為軍內(nèi)外群眾看病一百多人次。在1983年底寫出了我的第一篇中醫(yī)論文,經(jīng)著名中醫(yī)任應秋教授修改后,發(fā)表在《北京中醫(yī)學院學報》84年第1期上,激勵我走上了杏林之路。
        1983年底,我所參建的南疆鐵路,從吐魯番經(jīng)巴倫臺到庫爾勒段已經(jīng)全部完工通車了。由原鐵道兵五師與六師合編后的鐵道兵第五師先后遷入內(nèi)地河南、山西兩省,準備上馬修建侯月鐵路線,師部駐在洛陽,我們二十二團進駐焦作,我所在的五連九班隨著團部機關先遣軍列于1983年11月22日夜到達焦作北站。我服役的鐵道兵部隊于1984年1月1日,遵照中央軍委裁軍一百萬的命令,鐵道兵集體改工并入了鐵道部。
        在我的自學路上,最令我難以忘懷和最應該感激的是曾經(jīng)與我朝夕相處,來自五湖四海的同班戰(zhàn)友們,他們都不約而同地不在班里聊天打鬧或打牌下棋,為我的自學提供了安靜環(huán)境。我真的很慚愧,已經(jīng)年過半百了,在中醫(yī)學上沒有取得什么成就來回報戰(zhàn)友們,但值得慶幸的是,在這六年的軍旅生涯中,在那難忘的天山歲月里,能遇上這么多的好首長、能結(jié)識那么多的好戰(zhàn)友,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財富,還有什么比這更值得讓人高興與滿足的,更讓我留念與回憶的呢!
 
 
 
《中國石油和化工》雜志社有限公司 - 官方網(wǎng)站
宁安市| 包头市| 长宁区| 沁水县| 安塞县| 基隆市| 二连浩特市| 东方市| 南宁市| 永清县| 佛山市| 应城市| 曲周县| 红原县| 长子县| 天水市| 诸城市| 子洲县| 城口县| 保靖县| 根河市| 广饶县| 垣曲县| 资中县| 丹巴县| 通城县| 克拉玛依市| 武宁县| 宁海县| 长垣县| 盈江县| 上虞市| 禄丰县| 济阳县| 晋州市| 正镶白旗| 尉犁县| 谢通门县| 玛沁县| 黄大仙区| 绥化市|